2013/03/27

[history of C] 為什麼Caesar古拉丁語是唸「凱撒」,但英語是唸「西撒」?

古拉丁語的C是發/k/或/g/,/k/與/g/之間只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差異,這很好理解。但英語字中的C有時唸/s/有時唸/k/;/s/是齒齦擦音,/k/是軟顎塞音,這也差太多了吧?

西元五世紀之前,羅馬帝國版圖擴張,從原本的義大利半島擴張到大半歐陸與西亞、北非。帝國底下人民牛蛇雜處,古典拉丁語發展成了通俗拉丁語,C開始「顎化」。C碰到「軟母音」(如 Ce, Ci)時顎化成/tʃɛ/或/tʃi/。這就像中古漢語「權」是唸/kɛn/,但現化漢語是唸/tʃɛn/;中古漢語「氣」唸/ki/,現代唸/tʃi/。

西羅馬滅亡後,六世紀到九世紀間,羅曼語族(法蘭西與伊比利半島)取代通俗拉丁族,CeCi變成/tsɛn/與/tsin/。大約12世紀,法國人進行拼音改革,用C去取代一些原本發ts的音的拉丁文,比如 gratia grace。到了13世紀末,/ts/音完全「去爆擦化」(de-affricated) 變成/s/音。從此 CeCi就發/sɛ/與/si/的音。

再來,雙母音ae在古典拉丁文是唸/ai/,但雙母音在中古英語末年遭遇「母音大推移」,發音會把前母音省略掉,如oe→e,ae→e。Caesar此字在英文中雖仍保持古拉丁語的模樣,但a不發音了,變Cesar,然後C從/tʃ/變/ts/再變/s/,所以現代英語是發/ˈsizɚ/。

2 comments:

Edward Ko said...

這個發現確實真的很有趣!很值得做漢語系語言的演進研究

Edward Ko said...

真的粉有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