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/09/24

TG姊妹們的行業

怎麼我所接觸到的tg們大多是理工科系的?這種普遍上以男性居多的行業。

我一直以為tg們大多是對藝術比較敏感,也許從事藝術工作表演創作相關的會比較多一點,看來這只是個迷思。性別認同與大腦的思考方式是否女性化根本沒有關聯。

前不久不是有本書叫「為什麼男人不聽,女人不看地圖」,裡面有個小測驗,我測試過我的大腦專長是蠻男性化的(比如空間判斷、數理邏輯),而一般女性的強項如同時聽同時邊做其他事,這種事我根本學不來,是講天份的。不過這也代表,一個心裡自認為自身是女生的男生,不一定大腦天份就會變成像女生一樣。

(底下的文章是講男女各有不同的天份)
http://sa.ylib.com/forum/forumshow.asp?FDocNo=532&CL=6

女生哪有比男生聰明!
男中有女、女中有男,兩性的認知組成既相似、又不同。
撰文╱曾志朗
大部份在大專院校教書的教授都注意到近年來一個普遍的現象──班上的女同學越來越多了,尤其一些原來是男生天下的理工系所,女生的比例也逐年增加。這個趨勢在社會風氣越開放的國家,越是明顯。在美國,從1982年起,女生獲得大學學位的人數就漸漸超過男生,統計25﹏34歲的美國人,完成大學學位的女生佔了33%,男生只有29%不到,相差近五個百分點,而且差距每年都在擴大中。尤有甚者,幾乎在每一學校所開的課程裡,獨占鰲頭的總是女生。
那為什麼說女生「無才便是德」呢!為什麼一定要「在家從父」(從母不行嗎?),要「出嫁從夫」(從己不行嗎?),還要「夫死從子」(從女不行嗎?)呢?太多的禁忌使女性從小不敢出人頭地。有長遠文明的希臘女性只能以調侃似的口吻展示她的馭夫之術、持家之道:「讓男人自以為是頭,可以左右並且決定我們女人何時應該做什麼、不可以做什麼,其實我們女人才是脖子呢,轉到哪裡,頭就必須朝向哪裡。主控權在我呀!」這種看似充滿「睿智」,其實只是阿Q式的自我解嘲,更反映出女性只能有隱藏式的智慧,但不可以特意去展現外顯的能力。因此,長久以來,人類社會的女性智慧一直受到壓抑,根本毫無用武之地!
科學家若仔細檢視這些現象,則不得不面對一個可能的假設:如果把社會加諸在女性身上的有形與無形的束縛拿掉,那在聰明才智的「本性」上,女性是否比男性更為「至善」呢?
從各種學校考試和課業的總成績看來,事實也確是女生的分數比男生高出許多。但難道我們就可以反過來說,女生比男生聰明嗎?這只不過是把男、女生的位置顛倒過來,其實是非常誤導的想法。首先,什麼是聰明?我們常聽到的說法是女生比男生聰明,因為她們的成績比較好;但我們也同時會聽到,女生的課業成績比較好,所以應該比較聰明。這等於什麼都沒有解釋,只是在耍嘴皮而已,而且一耍就上百年,對人性的了解非但沒有幫助,反而助長隔閡與歧視。
正本清源的方法,就是不能再把心智能力當成一個單一的、統合的內在特質,而且要認清各族群「內」的個別差異數,比之族群與族群「間」的差異數要大得多,兩性之間的差別也是如此。更重要的是,要確切了解某一項成就背後的智能其實是後天的「教養」與先天的「天性」互動下的成品。
從演化的觀點,天性指的是個體適應外界環境變異的某一些特定的傾向,這些不同的傾向表現在適應環境變遷的作業流程上。適應就是要解決問題,而解決不同的問題就有不同的作業要求。任何資訊的習得、儲存、選擇、提取及應用,都各有成功與失敗的機率,而且速度也不一樣。再者,儲存的表徵編碼(如語文碼或空間視覺碼)也和個體的傾向有關。
一般而言,女性對語音的感知、語意的掌握,及長期記憶的故事情節的提取,都比男性快很多。所以,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文的作業,對女性非常有利,但如果考的是語文比擬(verbal analogy)測驗,而不是一般取自課本或講義上的知識記憶題目,則男生又跑到前面了,因為前者的作業需求是語意的「對應」關係,女生在這方面就比較弱了。
視覺空間能力的展現也是如此。小至四歲的小男生在想像物件的3D(三維)轉移時,成績就比同年齡的女生好,而且差距隨年齡增大。同樣的,男生對物件移動的速度的判斷,也比女生準確很多。但女生雖然對空間的大方位沒有什麼概念,對局部的空間安排卻歷歷如繪,也就是說,走進超級市場,女生對東西擺放的方位可能會判斷有誤,走錯地方,但只要知道位置,架上排列的各種商標品牌,她們可是一清二楚,毫不含糊;男生則大概知道方位,卻常常不知道在那位置上有哪些不一樣的東西。
看來,男女確是有別,但不是誰比誰聰明,而是他(她)們對環境的感知與對解決問題的策略傾向從小就不一樣,適應的成果也就各有千秋。但強調傾向,就表示不是必然,因此男中有女、女中有男,兩性的認知組成是既相似、又不同。
這樣的理解是正視差異,又接納差異,更欣賞差異之所在。這世界本來就不一樣,男人、女人都不必為追求平等而改變自己。這才是人道的考量,您說是嗎?【本文出自科學人2004年9月號】

No comments: